综合新闻

2022年度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来源:社会科学处   |  文字:李柯瑶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3月15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在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荟文楼537会议室举行,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培育的方式和路径选择研究”(以下简称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实现路径研究”(攻关项目)正式开题。

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规划评奖办主任唐旺虎、一级调研员周顺文、学校副校长崔延强出席报告会,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的专家和领导参加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学校社会科学处处长王牧华教授主持,开题报告会由华中师范大学范先佐教授主持。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教授和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张学敏教授分别作为攻关项目和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作开题报告。

开幕式上,周顺文宣读重大项目和攻关项目的立项通知。唐旺虎在致辞中就课题研究提出四点意见,一是要提高站位,实现高价值目标,紧扣各自方向,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上发挥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国家重大项目牵引和示范作用;三是要加强管理,有序推进教学研究,及时结项;四是要主动转化结果,使研究成果体现高校特色。崔延强在讲话中对科研团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做有组织的科研,要有整体谋划;二是做有历史记忆的科研,为学校、国家、世界做出有历史记忆的成果;三是要秉持学术精神,做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科研。

在开题阶段,朱德全教授和子课题团队代表、教育学部张辉蓉教授就攻关项目的研究背景、改革路径、文献谱系、研究设计、研究体系以及对第五代评价的前瞻情况作汇报。张学敏教授和子课题团队代表、石河子大学蔡文伯教授就重大项目的课题价值、对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的全面认识、研究学术史梳理、研究设计等内容作汇报。

专家组一致认为,攻关项目一要应对继续教育评价,二要理顺子课题二和其他子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三要考量成人教育评价,四要明确子课题研究的主要矛盾;重大项目一要注意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样本选择的代表性,并克服数据采集的现实困难,二要进一步理顺子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三要强化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四要注意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文化等因素对研究的影响。

经专家组讨论,一致同意攻关项目和重大项目通过开题。朱德全教授和张学敏教授代表各自课题组向专家组表达诚挚感谢,并表示将结合专家组意见认真调整研究内容,确保研究质量。

参加此次开题报告会的还有石河子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和西南大学等相关单位的咨询专家、课题负责人和课题骨干、硕博士研究生40余人。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