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师生热学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来源: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  文字: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学校党委第一时间组织广大干部师生以各种形式认真学习、认真研讨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实际行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奋力筑牢思想理论根基。

学校党委书记李旭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性、支撑性、基础性地位,作出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龙头”的重要论断。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理应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新征程中担负“龙头”使命、作出“龙头”贡献。作为西部“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南大学将以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原始创新能力,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切实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长、党委副书记张卫国表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集体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对以教育强国建设有力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殷切期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也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结合主题教育,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实效,更加聚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积极强化有组织科研,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美术学院院长段运冬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作为国内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的重要高校,西南大学应立足自身美术学科特色,集中艺术创作力量,打破以画科为分界的传统科研方式,打造稳定的研究创作团体,创新艺术的表达方式,在社会构建的艺术维度发挥艺术的文化和教育功能,以艺术的方式推动社会的进步。紧跟教育强国建设洪流,以标志性成果争创一流科研,服务国家文化战略需求,培养一流美术人才,为建设美术重要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要贡献。

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梅胜利谈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出,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作为一名外国语学院的基层干部,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改革创新,按照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有关要求,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人格健全、专业过硬、素质全面,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外语人才,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西大力量。

国家治理学院副教授陈纬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帮助我们深刻领会了教育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深刻领会了高质量发展是教育的生命线,深刻领会了高等教育需要在建设教育强国中发挥龙头作用。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高校教师,在每一堂课、每一份研究、每一次社会服务中,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立足学科,以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需求为导向,在社会治理、社会服务领域,培养有情怀、有担当、有能力、有知识的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0级学生杨晓龙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青年大学生,我们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我们要在同辈青年中发挥领学带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促进作用,号召青年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勇担时代重任,矢志奉献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上贡献青年力量,放飞青春梦想。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