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正值暑期,西南大学立足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鼓励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期拉开帷幕。6月27日,西南大学举办“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动员仪式,号召同学们紧跟时代航向,深入乡村基层,奉献青春力量。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西南大学共组建20支市级重点团队、39支院级小分队、400余支校级小分队,近万名青年学子围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国情观察、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主题前往全国27个省市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造自身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学校将持续关注报道青年学子担当作为和实践育人成果成效,敬请关注。
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校作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6月28日至7月2日,由荣昌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组织的西南大学普洱景东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团由20名学生骨干组成,实践活动包括前期准备、实地考察调研、报告撰写、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主题MV制作等内容,持续开展6周,收获调查问卷百余份。

实地调研洞察振兴需求,助力现代农牧融合发展
实践团来到安定镇沙拉村肉牛场,深入调研当地肉牛养殖业的现状和前景,认识到乡村振兴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先导,发挥好当地农牧业优势,稳步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才能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在天泽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成员们走进茶叶生产车间,亲临种植农田,了解到当地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找到适宜品种、技术和耕种方式,最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走进乡村开展关爱行动,推动农村教育基础发展
实践团抵达文井镇新会村看望留守儿童,给小朋友们带来形式丰富的“彩云课堂”。课堂上,实践团通过课业辅导、兴趣培养、文体课教育、亲情陪伴、心理关爱等活动为留守儿童带去关怀温暖。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团还开展共读红色经典、共讲红色故事、共唱红色歌曲活动,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人生理想。

绿美行动致力生态建设,科技支农创新农业发展
实践团前往景东县三岔河村委参与“绿美行动”——5000株金菊花种植活动。成员拿起农具,将“三农”情怀耕植于心,体现了新时代青年对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心。在西南大学携手普洱景东进行的“乡村振兴,科技支农”直播中,成员们在实践中锤炼自我,以实际行动助农。直播活动在线人数近2000人次,点赞数超10万次,成为同品类直播热度榜第一名,为当地农产品销售、城市品牌推介搭建了新平台、开辟了新渠道。

在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深入乡村,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发扬实事求是精神,掌握密切联系群众方法,脚踏实地,自找苦吃,开展教育关爱、科技支农、基层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活动,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提升,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